原文再续上一回。
平面规则分割图案的制作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幅画都必须通过严密的计算才能得来,所以,在画出一张完美的平面镶嵌图案,埃舍尔必须画各种各种的草图,经过多次的尝试,甚至花费好几年时间才能创作出一幅完美的平面镶嵌图案。
艺术家都是有追求的,在埃舍尔能娴熟地制作出平面镶嵌图案之后,他开始不满足,以前他画的都是周期重复的相同图形,1955年后,他开始使用相似图形通过连续的变形创作可达到无限的作品,此时他已经57岁。
以上是埃舍尔创作一幅草图,可以看到他在开始尝试进入这个领域还遭遇到了各种难题,图中很多的蜥蜴并未完整,蜥蜴的形状也不符合比例,有的只有头,有的只有身子,有的还是连体蜥蜴……
可是埃舍尔并未由此放弃,一直在草稿纸上笔耕不息,在尝试过大量的无用功之后,他几乎抓狂,曾经在一封信里说,你所能做的只是强迫自己继续努力,并且不断地说服自己是在前进。一切都凌乱不堪,毫无意义,时刻我都感到想呕吐。
终于,经过了长时间的练习之后,他终于画出了他颇为得意的作品。
他在画完这幅画的时候说,一瞬间我产生一种某种狂热的自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人做出如此美丽和重要的作品。
在创造平面镶嵌图案的过程中,他也在尝试在二维画面呈现三维的景象。
此后,他的画技也日臻成熟,画中个体越来越多,呈现的姿态越来高难度,图画也越来越细腻。
以上的这一幅画就是埃舍尔画的《魔镜》,同时在这段时期,他的创作越趋立体和体现诡异的风格,直至晚年,他创作的主题一直是「无穷」和「轮回」,从少到多,由多变少,从小到到大,由大变小,有始有终,有终有始……
以上是埃舍尔的最后一幅作品,这幅作品仍体现埃舍尔高超的画技,画笔精准,毫无错乱,作为一幅木版画,它更呈现出了电脑CG版的效果,不禁令人叹为观止。
《埃舍尔魔镜》这本书将埃舍尔评价为艺术家中「数学家」,与很多艺术家瞬间迸发灵感手起笔落的创作不一样,埃舍尔的大多数创造是跟大脑在死磕,他的很多作品几乎没有用感性的细胞,更多的是利用理性的思维、数学的方法,精准的构思创作出来的。
他的创作更多的像是一条华丽的公式,但又充满着工整的美感,数学无法描述的美在他的画中能够像树叶、动物、山丘一样被描绘出来,这种就是数学的诗意,这就是埃舍尔作品的美妙之处。
- 1)认知科学解惑:正确理解卡片创作的基本原理;
- 2)实践养成习惯:循序渐进开始每天写一张卡片;
- 3)原则善写卡片:掌握运用高手的 10 条认知心法;
- 4)规范高效创作:模仿组合高手的 10 条行动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