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原本是一种规矩

Posted on 2014-10-23

在乡土社会中,朝见头,晚见面,大家都在一个地方内生活,从熟悉到信任,「我们大家都是大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如果要签字画押那更是一件见外的事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用契约来制造信任反而是一种会破坏信任的事情,乡土社会的信任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我们老说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了法律文书,这些白纸黑字赋予我们权利,而实际上,需要用文书来担保的信用却恰恰代表了信用基础的缺失。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

那么,现代社会还能不能用乡土社会才存在的信任?我看也未必。

作家韩寒曾吃过不懂商业的亏。2007年,因合同争议他曾被某出版社告上法庭,那份合同中暗含了几条「陷阱」,但「一分钟就签完」的韩寒没有注意这些,以至于在后续的官司中显得很被动。随后韩寒发表声明,以后和他签合同全部不要纸笔,只需口头协议就好。

现在,导演韩寒将这种「不够职业」的做法保留了下来——《后会无期》杀青后,韩寒才和制片人签订了完整的合作协议。如果不是因为「财务流程」的需要,他或许就将这事儿给忘了。

这种「不商业」的做法带来的结果是,所有和韩寒长期合作的商人,都必须是他信赖的朋友。相比起商业契约,他似乎更信赖朋友间的承诺。

以上的引用来自[《一部<后会无期>,串起韩寒与他的商人朋友们》](http://www.huxiu.com/article/38849/1.html)。

韩寒是不是落后于这个时代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在这个时代靠乡土社会的信任还生活得不错。


如果你从此文得到收获,请订阅微信公众号「cnfeat」,你一定会获得更多。

(题图:Internation Coins by Shahram Mirkhani)

点击「阅读原文」看《一部<后会无期>,串起韩寒与他的商人朋友们》

【一期一会】


加入「笨方法学写作」知识星球,这一次彻底学会写作。
你将:
⬇⬇⬇
  • 1)认知科学解惑:正确理解卡片创作的基本原理;
  • 2)实践养成习惯:循序渐进开始每天写一张卡片;
  • 3)原则善写卡片:掌握运用高手的 10 条认知心法;
  • 4)规范高效创作:模仿组合高手的 10 条行动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