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地使用在线协作工具》之待补增清单

Posted on 2015-09-02

背景

《如何正确地使用在线协作工具》文章征求大妈指导意见。

主要问题:

  • 你的态度或是经验呢? 都是其它文章的摘要哪
  • 原文打开太慢,建议用 jianshu 优化移动传播,再从简书链接到私人网站
  • 另外,所有截屏和引用一样,都应该有来源说明,这是开智后应该形成的对他人智力劳动尊重的一个习惯
  • 整体上其实包含了俺在 珠海给出的一个坑: 如何科学的挖坑
  • 给定一个命题: 如何正确地使用在线协作工具

至少应该在前5行给出自个儿的态度,以及准备从多少角度/深度/侧面来阐述的框架

目测,这事儿想说明白,至少是10万字以上,20种工具/平台/框架的对比以及数据分析了,,, 不然只是作个文抄工对自个儿是没有什么提高的

参考:

方向

至少 @zh-CnFeat 应该形成自个儿的期待的在线协作工具模型了 类似小闪的自我经验:..

一年过半的今天,进入加速世界后的我还在继续升级信息处理能力⊙ω⊙ 好在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信息处理机制——workflowy+Mou+evernote 最关键的要数在workflowy输入的环节了,用workflowy不仅方便整理单次思路,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流畅地整理不同时间点来到自己面前的内容,随时调整和补充先前构建的体系和组块,使得信息不断积累和沉淀的过程相当自然畅快 不得不提的是,对于boss经常临时布置任务更新思路的情况,wf相当适用[偷笑]

但是,这类经验如何不能转变为他人可学习的教程, 嗯哼,也只是模糊的感觉而已

协作这事儿本身是一个极大的坑,参考:

如何正确地使用在线协作工具 标题本身就包含了:

  • 如何选择在线协作
  • 什么是正确的在线协作
  • 在线协作有什么能力要求

等等层面的含义

而且又不是学术研究,一定要围绕你自个儿的体验故事, 将总结出来的原则对应成功/失败故事

远程工作经验谈 - 如何适应及如何管理

这种就都是经验,但是,没有提高到模式

不知不觉踩了一个大坑,编程思维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随时,可以进行普通人想不到的角度的分析,解释

所以,俺对小闪曰过, OMOOC.py 涉及开智5元的几乎所有元能力,反而是数学能力涉及比较少

王小波就是程序写的好,才能小说写的好,鲁迅要是接触 computer 也是个好手

编程是通向好文字的一座桥?编程思维是文学素质的加速器

总结

  • 明晰结构:开篇略累赘,应在开始一百多字内表明态度,以及准备从多少角度/深度/侧面来阐述的框架
  • 六经注我:应有自己的观点,说自己的故事,分享经验,做有创造性的事情,提炼出给读者可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这才是文章最有价值的地方
  • 细节:(1)优化移动传播(2)所有截屏和引用一样,都应该有来源说明,形成的对他人智力劳动尊重的一个习惯
  • 思维:循序渐进地学习编程,写是综合思维能力的结果体现,编程思维是文学素质的加速器

  • 对所有的事情不能只依据表层信息直接展开工作,要有自己的头脑去工作。对具有基本智慧的人而言,只要经过正确的训练,这件事情并不是那么难。对于任何事情并非照单全收,而要基于自己的观点构建世界观,如果没有认清每一个信息的重要性或层次构造、关联性的话,必定迟早会遇到困难。
  • 面对问题时,需要针对各项信息,从复合的意义层面的意义层面深入加以思考。为了能确实掌握这些信息,不能只听信他人的说词,必须亲自去现场掌握一手信息。然后,更难做到就是,将运用上述方式掌握到的信息「以自己的方式去感受」。

迭代

  • 2015-09-03 14:36:41 补增闪闪朋友圈内容
  • 2015-09-02 09:47:14 看《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有感,增补
  • 2015-09-02 01:38:34 挖坑

加入「笨方法学写作」知识星球,这一次彻底学会写作。
你将:
⬇⬇⬇
  • 1)认知科学解惑:正确理解卡片创作的基本原理;
  • 2)实践养成习惯:循序渐进开始每天写一张卡片;
  • 3)原则善写卡片:掌握运用高手的 10 条认知心法;
  • 4)规范高效创作:模仿组合高手的 10 条行动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