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我心中问——《乡土中国》杂记与思考

2014-10-27 发布

《乡土中国》是一本费孝通汇集各种思考的书,虽然主线是在谈论中国的乡土,但实际上也表达出了他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看法,例如文字、道德、恋爱、友谊、理想和传统等,这些看法也解答了一些在我脑中长久驻留的疑问,将这些疑问和解答摆在一起,供大家参考一下。

文字应该怎么用?

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结绳记事是为了在空间和事件中的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我们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如果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时,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 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这不完全是出于「间接接触」的原因。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你用文字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了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的圜局中去看,所会引起的反映很难尽合于当时当地的圜局中可能引起的反应。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

中国人为什么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

因为在乡土社会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画出一个范围圈子,这个范围圈子是按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的,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树一大就大树底下好乘凉,树一倒就树倒猢孙散,这就是差序格局的伸缩性,而世态炎凉就是这种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而带给人的心理落差。

中国人用什么来为贪污自解?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我见过不少痛骂贪污的朋友,遇到他的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而且代他讳隐。更甚的,他还可以向父亲要贪污得来的钱,同时骂别人贪污。等到自己贪污时,还可以“能干”两字来自解。这在差序社会里可以不觉得是矛盾;因为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

为什么有的人只适合做朋友,而不适合恋爱?

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这和友谊不同,友谊是可以停止在某种程度上的了解,恋爱却是不停止的,是追求。这种企图并不以实用为目的,是生活经验的创造,也可以说是生命意义的创造,但不是经济的生产,不是个事业。恋爱的持续倚于推陈出新,不断的克服阻碍,也是不断的发现阻碍,要得到的是这一个过程,而不是这过程的结果。

明白了两者的不同,你才会明白哪些人能和你相交淡如水,哪些人能和你一路披荆斩棘走到最后。

为什么在乡土社会生活的人不会喊出我要改变世界的豪言壮语?

中国乡土社会中那种实用的精神安下了现世的色彩。儒家不谈鬼,「祭神如神在」,可以说对于切身生活之外都漠然没有兴趣。一般人民更会把天国现世化;并不想把理想去改变现实,天国实现在这世界上,而把现实作为理想的底稿,把现世推进天国。对生活的态度是以克己来迁就外加,那就是改变自己去适合于外在的秩序。

为什么会有人会一直坚持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这套方法并不是由每个人自行设计,或临时聚集了若干人加以规划的。人们有学习的能力,上一代所实验出来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的累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从每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样去应付人生道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了。


笨方法实验室:世上无难事,只怕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