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社群?

2015-01-10 发布

2014年12月,我想成为罗辑思维会员。

第三期罗辑思维会员招募首次采用引荐人和微信群的方法,为了提高成为会员的几率,我加入了六个微信群,这是我第一次加入那么多的微信群,每天早上打开微信,排在前面的必定是那几个活跃的微信群,微信群上显示几百条的未读信息。

现在我已经成为了会员,按照我喜欢并一贯遵循的奥卡姆定律和断舍离原则,我应该是将其他无关的群退掉,留下一个最重要的,可我并没有这么做,我还想看看罗胖是如何运营一个社群的。

除了罗辑思维的微信群,我还创建或者加入了过各种各样的微信群,可是我并不是群上最活跃的人之一,以前总觉得平台越大,遇上小伙伴的几率就越大,其实不然。

还有的是,我总觉得这些社群本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但缺乏一个系统组织和管理,我看到的现状就是这样:虽然他们汇集在一个群里,但是他们存在性和主动性并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这样我就在想:我想要的社群应该怎样的?

萧伯纳说:改变世界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寻找梦想中的乐园,当找不到时,他们亲手创造了它!

既然在我的视线范围没有出现我理想中的社群,那么我就自己创造一个吧,于是「二十人的乌托邦」就这样起来了。

由于我暂时只在写千字文有一点点的经验,但自觉还远远不够,所以「二十人的乌托邦」的中心主题就是写,目的就是通过写来让自己变得更好。

我对这个群设定较高,不是发送一封邮件就可以获得一张群二维码,也不是你很想加入,你兴趣很高就可以加入。

简单的来说,如果你刚刚来到简书,刚订阅了「每天写1000字」专题,刚好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说要建微信群,你就心血来潮地要说着要加入。遇到这样这样的邮件,我会诚恳地回答:我必须对二十人负责,这二十人也包括我,这意味着我必须对成员负责,也必须对自己负责。

所以,我通过看他们平时写的文章,我可以:

我这样做并不是对初学者关掉一扇门,而是想提供他们一个自我探索的机会,他们仍可以通过在简书学习,可以向专题投稿,可以在圈子内交流沟通……

我想打造一个高质量的社群,召集一小部分的人,搭建起一个小小的平台,我希望我找到每一个人都是组织者,而不是找组织的人,通过这些愿意去尝试的人去实践各种各样的方法。这个过程可能会走弯路,也可能会遇上阻滞,也陷入各种的瓶颈。我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也做好最美好的憧憬。

未来这个社群会变成怎样?我也不知道,我还在等待你的加入。

###【一期一会】

你完全抛开要写作的念头,实实在在地像普通人一样地去工作、生活一段时间;当然,阅读和写随感是离不了的,但不要刻意去写小说。先试试看如何。我觉得你只有磨掉了那层时时流露出来的书生气,才能真正成熟,真正写好。

————《关于写作的来去信》


笨方法实验室:世上无难事,只怕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