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习写作之青年王阳明

2017-08-31 发布

《青年王阳明》提到王阳明高超写作技巧,尤其体现在诗句——

他能够捕捉自然的美丽或人事中激动人心的瞬间,并以引喻、隐喻和暗喻的形式简洁地表达出来。

这种能力通过浸润于大量高度提炼和模拟的文学词句而养成。要获得这样的知识,日常交谈并不特别重要,更重要的是阅读诗词韵脚、格律方面的图书,研究伟大的诗歌,并随时吟诵倾听好诗妙词,拣取其中有感染力的词句。

这种通过范例学习的方式,有着许多深远的含义。在某些方面,这是对权威的完全驯服。跟着成年诗人的步子走,意味着对他作诗方式的基本信任,并不做细致的分析。

观察成年诗人,仿效他作诗,学生就在无意中抓住了艺术的规则,包括师傅没有意识到的那些规则。只有愿意全心全意地模仿别人的人,才能够吸收这些隐含的规则。

对于初学者,储存诗歌知识是一个现成的传统,他必须不加批判地投入其中才能够成为它的一员。然而,由于这种知识是不能明确叙述的,因此要达到诗歌艺术的准确表述这一理想,可能性是很小的。

当然,像李白、杜甫这样一些唐代大诗人的作品被看作楷模,但是在 15 世纪以李白和杜甫的风格去写诗,只会停留在「形似」的水平上。其实,诗歌遗产包含着极大的弹性,引入新见的可能性是极大的。要成为这个传统的继承者,要依赖于在严格的格律形式内发挥想象的能力,同样也要依赖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王阳明学习诗歌的方法或许启示你这样学习写作:

找到好师傅

好的师傅有才有德。

有才意味着有典型的代表作,可以是专著、项目、产品、案例等,这些代表作凝聚师傅的精诚与努力,让徒弟心悦诚服。

有德意味着有「传道授业解惑」之心,传道必先有道,即有一套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不会把徒弟带入歧途,而是引导其走向光明大道;授业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按徒弟资质制定不同成长路线,耐心点拨,扬长避短,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解惑是毫无保留,真诚相待回答徒弟提出的问题,更是帮助徒弟学习提问的技巧,不仅向他人提问,更是要向自己提问,能发现贯穿一生的大问题。真正的好师傅,是那些教会你提出问题,推动你前进,一步一步将你拉到他身边,让师傅与徒弟可彼此平等接触的人。

不加批判向师傅学习

找出师傅的优秀作品,大量阅读,大量练习,找到好写作的标准与感觉,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除了效仿师傅的作品,更需要进一步找到师傅的师傅,知识的知识,将这一切统统收入你囊中。像你的师傅一样学习,亦步亦趋,看似机械,实质科学,引文只有这样才能学习到内隐知识。

这些内隐知识师傅既不能叙述,也不会叙述,甚至师傅自己也未曾注意到。只有你日复一日身体力行,才能真确感受,融会贯通。

修行之道曰:关注大师的言行,跟随大师的举动,和大师一并修行,领会大师的意境,成为真正的大师。

发表你自己的创见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要成为合格的师傅继承,不能靠皮肉的模仿,是要靠精神内在的创新。每个好师傅都不希望自己徒弟成为自己的复制者,而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师傅负责指引你到正确的路,你的勤奋负责带领你越走越远,但要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还是得靠自己的第二序改变。

祝学习进步

陈素封 谨上

本文使用卡片创作法写成


笨方法实验室:世上无难事,只怕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