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准时

2022-11-07 发布

你去赶飞机,一定不会想准时到。因为这意味着大概率迟到,只要路上一不小心堵个车,行李托运排个队,横穿机场跑错个方向……你就一定会后悔当初。

你需要在人生中将「准时」这个概念去掉,要么提前,要么迟到。

过去我往往基于最佳预想考虑,从而习惯低估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

然而现实总有意外情况出现,任务比预想复杂,问题比想象中难搞,最后只能自食其果。

1)要么道歉打脸通宵熬夜加班加点,2)要么厚着脸皮硬做,到处找人来救火,最后偷工减料走捷径,交个半成品,3)或者更差的,自己完全无法驾驭,到点根本无法交货,最后不得不把烂摊子交给其他人,自己灰溜溜消失……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出现并不是一次两次,明明知道自己会低估事情的难度,但还是自信当前的估算是准确的?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后来仔细一查,才发现这个现象早在 1976 年就被诺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总结为「规划谬误」(Planning Fallacy),指的是人们倾向于低估事情完成所需的时间,即便这个事情之前已经做过了。

在一项研究中,37 名学生被问到他们认为自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毕业论文。当这些学生被要求在「一切尽可能顺利」的前提下估计论文完成时间时,他们的平均估算值是 27.4 天。

而当他们被问到如果「一切情况糟得不能再糟」,那么完成论文需要多长时间时,他们的平均估算值是 48.6 天。

最后,这些学生实际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平均为 55.5 天,只有 30% 的学生在他们估算的时间里完成了任务。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尝试加上 50% 的缓冲时间策略。

如果你去机场需要一个小时,那么就额外再增加 30 分钟,如果你为年度总结会议预留两个小时,那么你再增加一个小时的心理预期吧,如果预计需要两天才能完成工作,不妨再增加一天的时间吧。

这样你遇上了堵车,你也不会太心急,开会也会心态平稳,完成工作也会更加轻松自在。

有一次,我需要讲 2 小时的课程,准备完整的大纲与充足的内容,但在中途,主办方临时插入环节,花了 45 分钟,我只好改变计划,打算将原来的内容大量压缩,蜻蜓点水,匆匆带过,最后只留 5 分钟提问答疑,但没有想到讲课超过预定时间,再加上课堂互动较多,最后拖堂半小时。

后来,我就改变了策略,将备课内容扩展到实际讲课内容的 2 倍,一样的 2 小时课程,我至少预留 1 小时的提问答疑时间,然后将些提问答疑分散到正课中,讲课也不必再面面俱到,而是根据现场需求提问,确定重点。课程组块也相对自由,即使出现意外,也有回转腾挪的余地

也正因为准备较多,所以也可以随意扩展课程内容,使得我的课程有不同的版本,每次都能在预期内下课,也能让学员收获满满,收获好评。

「50% 的缓冲策略」推演到人生中去是怎样的呢?

一切皆可准备,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适配你的工作,只有你可以胜任的工作。

胜任是什么意思?就是指你的能力在这份工作的要求之上,最好是有 50% 的能力盈余,你可以完成工作职责之内的事情,也可以在出现意外情况的时候及时想出解决办法,游刃有余,应对自如。

这就是我为什么在提倡「不解难题」的实践应用:

1)将自己置身实验室,解决难题,这就是在准备、预演、锻炼、压力测试……2)然后在现实世界不解难题。

哪里有一帆风顺的人生,那都是万事俱备的结果。哪里有永远合适的时机?那都是有所逼有所激的呈现。

我写文章多数都卡片还没有准备完整就开始写的,先根据现有的卡片写个第一版发出去,后面如果对这个议题还继续有兴趣,就增补完善,没有点到即止。你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除了之前积累的近 5000 字卡片资料,着手开始开始写,删了几乎 4000 字,然后还重新网络搜索,重看了两本书的重点,再增补卡片。

我的产品货架都是完成度 80% 的半成品,因为它们都是在我准备不完全充分的情况下写出来——人生哪有准备完全充分的时刻?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然后稳打稳扎,一步一步,不后退就好。

成长也不会在你每次生日那刻到来,目标不会在每年 12 月 31 日自动实现,你将一直在准备,直到那个忽然而至但毫无意外的机会出现。∎

P.S. 以下是我践行不为清单的理解与实践。


笨方法实验室:世上无难事,只怕笨方法